2024年4月6日,正值清明假期,而山东潍坊高密市注沟现代农业发展区东注沟村滕焕德烟田里,却忙碌异常,一台大型1204拖拉机正牵引着一台双行起垄机在工作。只见车辆缓缓驶过,两条笔直、粗硕的标准烟垄立刻浮现到人们的眼前;车到地头,司机董师傅一个转弯,起垄机便靠在肥料车旁,又见一个方形的、刚好和拖斗平齐的托盘式平台悄然升起,一个工人便轻松把肥料移到上面;而后,随着平台后缘缓慢升高,再倾斜成一个坡度,上面的肥料就均匀淌进起垄机的料斗……料斗装满,平台复位,那工人再把4袋肥料搬上平台,大车开动继续工作。
图为起垄装肥助力平台正在地头装肥
看到这一切,烟农滕焕德紧紧握着随车的高密市局(分公司)方市烟叶收购站技术员朱桂明双手,高兴地说:“老朱,你发明的这个‘平台’可是为我节省了一个壮劳力呐!有了这个平台神助力,装肥这个活计轻松了很多。”
说起这个“助力平台”的发明,还真有个小故事呢。
还是去年这个时候,作为烟站主管农机的技术员朱桂明,在检查农机起垄工作时,看到滕焕德起垄现场“两组人员、两头备肥、两头装肥”的情况,眉头不禁皱了起来。
原来,起垄工作一般有烟农拉肥车一台、司机1人、专职看肥1人,合作社派大车和起垄机共同完成。起垄前,拉肥车司机和看肥人合力将肥料抬到起垄机上,再倒进料斗;起垄时,看肥的则手拿棍棒不停搅拌,全程照顾下肥速度和均匀度,如果出现堵塞、肥料不下地等问题,则通知司机停车及时处置。
合作社的起垄机是双行机,一次可起垄2行,肥料一般可满足一个来回。所以每个来回后,需重新装肥,周而复始起垄。可能由于滕焕德烟田较长的缘故,料斗里的肥料有些尴尬,不到一个来回就全部下完,不得已而为之,滕焕德只好在烟田的两头都准备烟肥。
由于装卸肥料都是重体力活,加之料斗口约1.5米左右高度,每次装卸一次肥料,工人们都非常吃力,累得满脸大汗,因此装肥、看肥工作用的都是壮劳力。为保证起垄的效率和质量,滕焕德也只好再安排一组人员。这样,仅仅由于烟田长度问题,滕焕德凭空多出了一个组的用工和费用,自然而然心里不痛快。
烟农事无小事。朱桂明当然把这件事记在心中。今年起垄之初,他就一直在做调研,设想改进料斗等问题。最终在跟维修技师刘值多次论证下,形成了一个清晰思路:一是根据全站烟田的最大长度,测算下地肥料最大值;二是原机料斗不动,加装一个载肥平台,分担的肥料至少要保证最长烟田一个来回的;顺着这个思路再继续完善,于是在平台下面再安装一个液压顶,来调整平台高度,可在提升到一定程度后,肥料可自流进料口……
不负有心人,加装平台后的实际验证效果跟设想的完全一样,由于高度可调,平台可跟肥料车盘衔接,肥料直接上平台而不落地;角度倾斜到一定角度后,肥料可自流进料斗,替工人们节省了不少力气;烟田长度较长时,平台则变成了一个妥妥的辅助料斗,至少负载500公斤肥料,即使300米长的烟田,确保来回肥料供应不成问题。所以当机器开进滕焕德烟田时,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。
朱桂明的这一发明,彻底解决了“两组人员、两头备肥、两头装肥”的麻烦,打通了滕焕德等烟农较长烟田起垄工作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特别是因此可每天为烟农节省一个壮劳力,大大缓解了当前“用工难”问题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佳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e8cars.com/e/27077.shtml